有人评论一种经济现象,认为它有“能节制生产,毋使有羡不足”的优点,又有“独占一业,莫之与竞,则生产技术之改良进步将中止”的缺点。这种经济现象开始盛行是在( )
| A.18世纪末的英国 | B.19世纪末的美国 |
| C.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 | D.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 |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潜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警告乏;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上述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
| A.罢黜百家的思想 | B.天人感应的思想 | C.君权神授的思想 | D.独尊儒术的思想 |
先秦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 A.从个人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
| B.人不分贫富贵贱,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
| C.人皆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是非之心” |
| D.无论性善性恶都主张应该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
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 A.“礼” | B.“仁” | C.“德” | D.“孝” |
宋明理学的积极方面有()
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
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 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 A.印刷术 | B.造纸术 | C.古典文化 | D.儒家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