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A.“礼” | B.“仁” | C.“德” | D.“孝” |
下面描述的是古代生活在关中地区的一个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这四项可能真实的是
①他在公元前350年发生的一次战争中立功,得到国君赏赐的50亩土地
②第二年,他辛勤耕种,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③第三年,他又买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大地主
④几年后,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了政府的奖励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明清统治者曾把《水浒传》列为禁书,最主要的原因是:
A.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 | B.歌颂人民的抗争精神 |
C.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 D.封建专制统治衰败的必然性 |
下列剧种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杂剧②昆山剧③传奇剧④京剧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②①④③ | D.③①④② |
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了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为重现真实的历史,其道具可选用哪一项?
①书案上笔、墨、纸、砚②一叠印刷的书籍
③印制精美的《金刚经》④王羲之的《丧乱帖》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④ | D.① |
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个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
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 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