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研人员在探究影响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时,将它们放置在一定的条件下分别进行培养,得到了下表的实验数据(实验温度为20℃)。请回答。

容器内CO2供应量(ml/h)
0
5
10
15
20
容器内CO2减少量(ml /h)
光照强度1Klx
A
0
4.5
5.8
6.5
7.8
B
0
0
0
0
0
光照强度10Klx
A
0
7.4
7.5
7.6
7.6
B
0
4.1
8.3
12.5
16.4

(1)实验的自变量是                 
(2)当B的容器内CO2供应量大于5ml,光照强度为1Klx时,容器内CO2减少量为0,B的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强度,此时限制B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当光照强度为10Klx、CO2供应量为15ml时限制B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3)A在温度为20℃、CO2为20ml情况下,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请在该图中用虚线画出在相同条件下,B的光合作用的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生物世界,微生物虽然显得过于微小,但在自然界却作用非凡,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更是十分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苹果、梨、葡萄等水果制作果酒时,其发酵阶段所需的菌种是____________;在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此时发酵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代表该发酵装置,如果发酵后期,通气口的开关被打开,一段时间后果酒变酸,这是由于酒精在__________的作用下生成了________。图乙中能表示该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3)民间制作腐乳时,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制作腐乳的卤汤中通常要加入料酒、黄酒等,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家庭制腐乳,常将豆腐块平放在铺有干净的粽叶盘内,摆好豆腐块后,豆腐上面再铺上干净的粽叶,将盘置于15℃~18℃的地方,大约5 d后,豆腐表面长满了白色的菌丝,粽叶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提供菌种 B.杀菌作用
C.吸水作用 D.没什么作用

(5)下列因素中能影响腐乳风味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豆腐含水量 ②盐的用量 ③香辛料的用量 ④酒的用量 ⑤发酵温度 ⑥发酵时间

识图并说明:

(1)图是_________________的示意图。
(2)这种方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消耗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分子;B代表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___________膜。
(3)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符号与文字全对才给分)

⑴若某细胞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___________细胞。
⑵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工厂”为[ ]____________。
⑶最后能把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结构是为[ ]_________。
⑷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______________。有双层膜的结构但又不属于细胞器的是_______________。
(5)如果B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____________。
(6)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 ]______________。

概念图是一种能够比较直观体现概念之间关系的图示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有关“生物体的结构”相关的概念图。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