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科学成果也广泛应用到生活、生产实际中,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研究及其应用的问题:

(1)《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为了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在研磨时要加入少量的          ;实验结果表明四种色素中           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2)为了探究一处弃耕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某
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右图所示装置来收集样土中的小动
物,他们这一装置不够完善,需要                   
                  ;对采集到的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
法是                                  
(3)下列实验中必须用到显微镜的有                ;在实验②中酒精的作用是
             。在实验③中不能用人体红细胞来提取DNA的原因是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②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③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⑤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4)利用果胶酶生产果汁的过程中,可用              来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在酸性条件下,该试剂与酒精反应呈现             
(5)某生物学研究小组为了研究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对某野外四个物种在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以%表示)进行观察和记录:

 
休息
与其它物种关系
进食
其它活动
物种A
20%
15%追逐物种B
55%吃种子
10%
物种B
20%
25%被物种A追逐
45%吃种子
10%
物种C
75%
 
l5%吃物种A
10%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物种A、B之间的关系属于             ,物种C与物种A的关系属于           。要组成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除表中涉及的生态系统成分外,还应有                       。碳元素进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主要是从
                                     开始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阅读下文,思考并回答问题:
马铃薯性喜冷凉,不耐高温,生长期间以昼夜平均温度17~21℃为适宜,30℃左右时,块茎完全停止生长。马铃薯适宜的最大光照强度为30~40kLx,此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高,积累的有机物多,过强光照下植株出现早衰现象。马铃薯在整个生长期中,土壤湿度以60~80%最适宜。氮元素对加快根、茎、叶的生长都有重要作用。
(1)从上述材料中可知影响马铃薯生长的环境因素有(请至少写出两个)。
(2)马铃薯在30℃左右时,块茎完全停止生长的原因是温度影响的活性。夜间温度较低,有利于降低马铃薯植株的作用,减少养料的消耗,但温度过低,会使马铃薯受到冻害。
(3)植物体中,氮元素是组成(请写出两个)这两种生物大分子的重要组成元素,所以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下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示为一个细胞核中染色体和DNA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中实线表示的含量变化。
(2)用图中的字母填注:
①纺缍体的出现在段;
②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在段对应的细胞;
③染色体加倍发生在段;

下图是不同的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填“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理由是
(2)B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期。该图中的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分别是。该种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3)C图表示的是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

下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请分析回答:

(1)松毛虫数量增加时,灰喜鹊的数量也会增多,从而使松毛虫种群的增长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调节的实例。
(2)图中共有条食物链,灰喜鹊和蜘蛛的关系是
(3)森林中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以概括为: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某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将人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血影的主要成分是A和B,则A代表分子,它在物质运输等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该结构的基本支架是
(用字母表示)。
(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是图中[ ];d所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钾离子进入红细胞的过程是图中[ ]
(3)根据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可知它是一层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