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河流水质富营养化严重,水体发绿发臭时有发生,对居民生活用水构成严重威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质恶化主要是由蓝藻、绿藻引起的。为解决该河流水体发绿问题,有人建议在水体发绿时投放一定量的鱼苗。常见鱼类的食性如下:
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类是____。
(2)从生物防治的角度看,还应该放养其他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如虾、蟹等),你认为这样做的生态学意义是 。
(3)有人认为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与水质中富含N、P等物质有关。为了证明水体富营养化是由N、P引起的,因此设计了下面实验。
从泛着绿色的池塘中取水,并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①静置4小时,倒去上清液,留下藻类,加蒸馏水混匀。如此重复3次;
②再添加蒸馏水至l000mL,混匀后分装于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
③在甲烧杯中加0.3g洗衣粉(含P);在乙烧杯中 ;在丙烧杯中加0.15g洗衣粉和0.15g尿素;丁烧杯中____;
④将甲、乙、丙、丁四个烧杯置于向阳的窗台上培养5天。
⑤分别取水样标号甲、乙、丙、丁,用抽样调查法分别测定藻类数量,并做相应数据处理。
请完成以上实验过程“ ”中的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
a.①步骤处理的目的是____。
b.你预计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藻类密度最大的是 ,理由是 。
用人杂交瘤来生产人源单克隆抗体难以成功,因此单克隆抗体大都来自鼠源。但鼠源单抗在人体内使用时,会产生较强的免疫原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发明了嵌合抗体。大致过程如图所示:
(1)鼠源单克隆抗体的生产应用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
(2)嵌合抗体能降低鼠源抗体的“免疫原性”,从图中可以推测,免疫原性的产生主要与抗体的(选填“V区”、“C区”)有关。
(3)基因嵌合表达载体转染成功的细胞应该具有的特点是:分泌抗体和能力。
(4)嵌合抗体的生产属于工程范畴。图示中的嵌合抗体能比较有效的治疗。
果蝇卷翅基因A是2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
(1)杂合卷翅果蝇体细胞中2号染色体上DNA碱基排列顺序是(相同/不相同),位于该对染色体上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传递是(遵循/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无论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以及人类,都可发生基因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特点)。
(2)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推测在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卷翅基因的频率会逐代。
(3)研究者发现2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下图。
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上升/下降/不变)。
(4)欲利用 “平衡致死系”果蝇来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翅膀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可做下列杂交实验(不考虑杂交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及新的基因突变,翅膀性状与多对等位基因有关):
P “平衡致死系”果蝇(♀)×待检野生型果蝇(♂)
F1选出卷翅果蝇,雌雄果蝇随机交配
F2 ?
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在某生态系统的调查中,得到以下信息,请根据相关信息作答:
(1)连线:结合图1,并依据能量传递效率10%-20%,请在图2中,将能量①②③④与ABCDE存在的对应关系,用线段连接起来。
(2)请在图3中,将能量流经D营养级的示意图补充完整(用箭头和文字表示)。
(3)该生态系统中捕食关系的食物链可以表示为;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1位)。
(4)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输入生物群落的能量将(选填“增加”、“减少”、“基本不变”),原因是。
科学家对生长在某区域两个不同地段(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沟底和水分条件较差的坡面)的中国沙棘雌、雄株进行了研究。测得一天中6:00—18:00间的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Ⅳ中18:00时,叶肉细胞产生可用于主动运输的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情况下,比较曲线Ⅰ中8:00和12:00两个时刻,暗反应固定的CO2量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相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题可知,8点时处于沟底和坡面的雌株净光合速率不同的主要外因是___________。
(4)沟底条件下,14:00—16:00之间,雌、雄株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的大小情况是:雄株
_____雌株(填“>”或“<”或“=”)。
(5)由图中数据可知,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对中国沙棘__________(填“雄株”或“雌株”)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更大。
现有烧杯、量筒、苹果泥、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蒸馏水、pH分别为1、2、3、4、5、6的缓冲溶液,下表是某小组利用上述材料进行的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
项目 |
烧杯 |
||||||
A |
B |
C |
D |
E |
F |
G |
||
1 |
① |
2ml |
||||||
2 |
加入不同pH 的缓冲溶液 |
2ml 蒸馏水 |
2ml pH=1 |
2ml pH=2 |
2ml pH=3 |
2ml pH=4 |
2ml pH=5 |
2ml pH=6 |
3 |
烧杯中加入苹果泥 |
20ml |
||||||
4 |
水浴加热 |
45℃ 15分钟 |
||||||
5 |
澄清度检测 |
45% |
53% |
80% |
90% |
97% |
75% |
32% |
(1)该实验是研究________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A烧杯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表中①处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否将操作步骤3放至表中步骤1之前,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4中将7个烧杯45℃水浴保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该实验结果转化成曲线图画在下面坐标系中,分析可知_______时果胶酶活性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