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单克隆抗体研制而成的“生物导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瞄准装置”,二是杀伤性“弹头”。下列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瞄准装置”是指识别肿瘤的单克隆抗体 |
B.“弹头”具有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 |
C.“弹头”由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等物质构成 |
D.“生物导弹”的制备利用了细胞工程技术 |
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
B.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
C.将等量浆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
D.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
现有甲、乙两种植物(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物,但乙种植物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且相关性状均为核基因控制。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 |
B.将乙种植物耐盐基因导入到甲种植物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
C.两种植物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较快获得纯种的目的植株 |
D.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
驱蚊草(又名蚊净香草)含有香茅醛,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柠檬型香气,从而达到驱蚊且对人体无害的效果。驱蚊草是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诱导融合培育而成的。下列关于驱蚊草培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驱蚊草培育利用的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其中杂种细胞的形成标志着该技术的完成 |
B.驱蚊草培育过程要用到纤维素酶、果胶酶 |
C.驱蚊草培育过程中无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 |
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自然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
我国科学工作者曾成功地将分别属于两个科的植物----烟草和菠菜杂交成功,从而获得一种新型的烟草品种。在此过程中,下列操作不是必需的是
A.杂交前要除去两种细胞的细胞壁 |
B.原生质体融合前要先脱分化 |
C.原生质体融合后,要选出烟草----菠菜融合细胞加以培养 |
D.要诱导愈伤组织进行再分化 |
白菜和甘蓝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
A.产生新的细胞壁 | B.细胞膜发生融合 |
C.细胞质发生融合 | D.细胞核发生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