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安徽省小岗村村民在曾经推动了中国农村重大变革的“分 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上摁下手印。现在,他们却把分到自家的田地又租出去,成了土地集中流转、发展合作经济的积极倡导者,还说“发展规模经营、实现产业联合是大势所趋。”可见小岗村将土地重新集中,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的这一做法
①就是把个体经济转变为集体经济 ②是对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的变革
③是由我国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④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图是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
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
③各级教育系统十分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
④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上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结果却一成一败,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实力的巨大差异 | B.经济和政治改革方式的差异 |
C.改革指导思想上的巨大差异 | D.具体国情上的巨大差异 |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
二战后,日本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回顾这段历史,日本政府将其称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风雨35年。”从战后的国际情势来看,所谓的“机遇”应该是指
A.在国际冷战氛围下,日本幸运成为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家 |
B.在美苏对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欧洲重建 |
C.在中朝相继独立后,反共阵营的日本幸免战后的赔偿责任 |
D.在两级格局体系下,美国扶植日本以抗衡社会主义国家 |
根据下表中数据判断,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征是
1865年——190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状况统计表
时间 |
进口数(单位:两) |
出口数(单位:两) |
平衡 |
1865年 |
55,715,458 |
54,103,274 |
-1,614,184 |
1875年 |
67,803,247 |
68,912,929 |
+1,109,682 |
1885年 |
88,200,018 |
65,005,711 |
-23,194,307 |
1895年 |
171,686,715 |
143,293,211 |
-28,402,504 |
1905年 |
447,503,943 |
377,338,166 |
-94,165,777 |
A.民族企业发展促进了经济总量的增加
B.列强对中国原材料展开疯狂地掠夺
C.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对外贸易
D.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