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这一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时 间 |
标 准 |
1900—1909年 |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
1910—1919年 |
敢于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 |
①西方文化的传入
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影响
③新文化运动引起人们社会观念的变化
④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⑤
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 |
美国《独立宣言》中原有这样一段文字:英王乔治三世“侵犯了一个从来没有冒犯过他的远方的民族的人身神圣的使命和自由的权利,俘虏了他们并把他们作为奴隶卖到另一个半球去.使许多黑人惨死于运输途中”。后来却把这一段删掉了。其原因是
①它具有煽动黑人反抗白人种族歧视的意味
②它不利于美国人民团结一致对付英国
③它指责英王犯下了侵犯人权的罪行
④北美存在着黑人奴隶制,而这段文字替黑人申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是
A.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
B.“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
C.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
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给后人留下了这一名言。下列各项中,能充分体现他是这一名言的忠实践行者的是
A.与柏拉图就哲学问题展开辩论 | B.坚持用三段论进行研究 |
C.创立阿卡德米学院 | D.否定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
孔子以“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紧迫感期待出仕为官,主要是为了
A.重振没落的家庭 | B.实现礼乐社会 |
C.掌握国家统治权力 | D.显示自己渊博的学识 |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某研究者据此得出“名正言顺、礼乐刑罚”思想即“仁”与“礼”协调发展的思想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社会的人与人、人与社会无序问题”的结论。该判断
A.材料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 B.材料理解不准确,结论合理 |
C.材料理解准确,结论不合理 | D.材料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