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1890年前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的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向其他地区。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在这两个历史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新大国分别是
| A.法国——德国 | B.德国——日本 |
| C.日本——英国 | D.英国——美国 |
材料一:阅读丘逢甲的诗《往事》: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一首歌:《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回答:
(1)请你判断《往事》写于哪一历史事件之后?为什么“夜夜梦台湾”?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2)说一说《毕业歌》产生的历史背景,它表达了青年学生什么抱负?
两极格局瓦解后,首次展现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冷战后世界新格局态势的是
| A.海湾战争 | B.伊拉克战争 | C.科索沃战争 | D.空袭南联盟 |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在香港驻军是依据
| 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 C.《义务兵役法》 | D.《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 |
两极格局的结束有利于
①社会主义力量发展 ②世界和平和发展 ③第三世界振兴民族经济④政治民主化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20世纪70年代,在经济上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的是
| A.西欧、日本的崛起 | B.第三世界的崛起 |
| C.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 D.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