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2 mol的CO和2 mol的H2O,高温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 +H2O(g) CO2(g) + H2(g);1molCO完全反应放热a kJ。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n(CO2)= 0.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
B.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4a kJ |
C.平衡时H2O 的转化率为40% |
D.加入催化剂可以反应加快,放热更多 |
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会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B.加入碘水不变蓝 |
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 D.加入碘水变蓝 |
重金属离子具有毒性。实验室中有甲、乙两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Ba2+,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则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A.Cu2+和SO42- | B.Cu2+和Cl- | C.K+和SO42- | D.Ag+和NO3- |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Ca2+、Cl-、AlO2- | B.K+、H+、NO3-、Cl- |
C.Na+、Fe3+、I-、SO42- | D.Na+、Ca2+、Cl-、SO42- |
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
实验 |
操作 |
A. |
钠与水反应 |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
B. |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 |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
C. |
证明某溶液中含Fe2+ |
取少量该溶液先加入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
D. |
取出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 |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及时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 2Na+Cu2+=Cu+2Na+ |
B.向B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2 + OH-= HCO3- |
C.向NaH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H++ SO42-+Ba2++OH-=BaSO4↓+ H2O |
D.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 Al3++ 4NH3·H2O = AlO2-+ 2H2O +4NH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