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
B.在其中一根细线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1)所示,记录: 、 、 .
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
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2)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 ,记录 .
(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2)中= .
利用如右下图所示的装置可以探索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
之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适当添加钩码,使其能够带动小车向右运动,多次在木块上添加砝码以改变压力。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
②实验中应该测量和记录的数据是。
③如果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以摩擦力为横轴,正压力
为纵轴,如实验步骤正确,得到的应是一条(选填“直线”或“曲线”),这条线的斜率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④正确的实验结论是
(1)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cm,摆球直径为2.00cm, 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甲),则该摆摆长为cm ,秒表所示读数为s
(2)为提高实验精度,该同学在实验中改变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帮助该同学以l为横坐标,T 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得重力加速度g=m/s2 (取3位有效数字) 。
l / cm |
50. 0 |
60.0 |
70.0 |
80.0 |
90.0 |
100.0 |
T2 /s2 |
2.02 |
2. 51 |
2.83 |
3.18 |
3.64 |
4.05 |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中
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为600 mm,双缝之间的距离为 0.20mm,单缝到双缝之间的距离是10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量时,先将从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这两次的示数依次为_______mm和________mm,
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nm.
某同学要描绘半导体二极管的电流I与正向电压U的关系图象,利用如图所示电路做实验,得到的U和I的实验数据见下表:
(1)在闭合电键S前,变阻器的滑动片应移至
的(选填“左端”或“右端”)。
(2)当时,对电压起粗调作用的是(选填“
”或“
”)。
(3)在坐标纸中画出二极管的电流I与正向电压U的关系图象。
(4)将上述的二极管接入如右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动势 E=9V、内阻不计,电阻R1=2kΩ,则二极管D消耗的电功率为W。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关系”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小
车的质量为500克,g 取10m/s2,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实验步骤如下:
(1)细绳一端系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挂一个小砝码盘。
(2)在盘中放入质量为m的砝码,用活动支柱将木板固定有定滑轮的一端垫高,调整木板
倾角,恰好使小车沿木板匀速下滑。
(3)保持木板倾角不变,取下砝码盘,将纸带与小车相连,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释放小车。
(4)取下纸带后,在下表中记录了砝码的质量m和对应的小车加速度a。
(5)改变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2)(3)步骤进行实验。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m / kg |
0.02 |
0.04 |
0.05 |
0.06 |
0.07 |
0.08 |
0.10 |
![]() |
1.40 |
1.79 |
2.01 |
2.20 |
2.38 |
2.61 |
3.02 |
① 在坐标纸上作出图象。
② 上述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
③ 根据(1)问中的图象还能求解哪些物理量?其大小为多少?
。
④ 你认为本次实验中小车的质量是否要远远大于砝码的质量:(选填“是”或“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