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6年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批零配件。三年以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炼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商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出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
材料三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晚清状元。他不热心官场,而是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倡导“实业救国”,并创办实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获得的。
材料四 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以上材料均出自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什么年代?最初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除发昌机器厂外,请再列举一个标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根据材料二指出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
(3)材料三中张謇的大生纱厂一战期间获得很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认为,我们必须考察是否应当这样做,我这个人只听从那经过反思后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论点,这被看做是“理性主义的宣言书”。他主张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考查一切已有见解,直至确立公认的真理。
材料二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类的各门知识都可以分解为有理性的人能够发现的定律……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段材料对于“理性”在认识对象和认识的方法等方面理解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有人说:如果没有美国打开日本的门户,日本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过渡到现代文明社会。也有人说,美国对日本侵略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给日本带来深重的民族灾难。
材料三: 甲午中日战争之前,相对来说,两国之间算是平等的。但是甲午战争之后这种局面就改变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那么大的转折,这跟两国的历史有很大的关系,有一些经验教训不能轻易忘记掉。20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甲午战后,这两个国家都输了。
————《甲午战争:中日双输的历史教训》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世纪以后东西文明的走向。简述影响其走向的经济和政治因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失败,结合20世纪上半期有关史实说明为什么日本也输了?有人说“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里程碑”。从现代化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第一份3分第二份6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庭制度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大约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婚姻家庭就受到越来越激烈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发生在西方国家,而后逐步扩大到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很强的东方社会。
材料二
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青年知识分子高呼婚姻自由,在结婚自由成为社会风气的同时,离婚自由也成为人们的诉求。
据一些地区的不完全估计,辛亥革命之后至建国之前,我国粗离婚率大约在0.6%左右,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1950年~1953年我国由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总数从18.6万件猛升到117万件,粗离婚率首次突破1%,高达1.99%。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后西方婚姻家庭受到挑战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辛亥革命后离婚率整体不高说明了什么?你如何看待离婚现象。
材料一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和1979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1)《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以上述两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各有何现实意义?
材料二江泽民说:“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为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所发表或提出的重要论著或理论。
材料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继承和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所开创的哪些政治、经济路线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