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费孝通对处理好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有这样的设想与心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②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③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杜甫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
B.要抓主要矛盾 |
C.承认矛盾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 |
D.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现代诗人卞之琳的《断章》中的诗句。诗中的“你”既是看风景的人,又是被看的风景:既被装饰,也装饰别人。这包含的哲理主要是
A.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C.事物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
下列说法中,符合辩证的否定观的是
A.创新必须抛弃权威,提出新观点 | B.批判地继承,革故鼎新 |
C.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 D.创新必须肯定一切 |
“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信条的实质是
A.唯心主义 | B.诡辩论 | C.形而上学否定观 | D.相对主义 |
我们常说“不破不立”下面关于“破”和“立”的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破是立的前提,立是破的目的 | B.破就是立,立也就是破 |
C.破和立是对立统一的 | D.破体现革命的批判精神,立体现创新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