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
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 |
C.有免疫效应的是效应淋巴细胞 |
D.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
用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二倍体水稻品种进行育种时,方法一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然后选育所需类型;方法二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方法一所得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3/8、1/4 |
B.方法二所得植株中纯合子、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分别为1/2、1/4 |
C.方法一和方法二依据的主要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
D.方法二中最终目的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可提高基因突变频率 |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
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
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
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下图表示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模拟实验。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若X是mRNA,Y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氨基酸 |
B.若X是DNA一条链,Y含有U,则管内必须加入逆转录酶 |
C.若X是tRNA,Y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脱氧核苷酸 |
D.若X是HIV的RNA,Y是DNA,则管内必须加入DNA酶 |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
B.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
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
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
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
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 |
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
D.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特定类型的细胞系,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