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啤酒,培养基的最适温度应调至,利用醋酸菌在发酵过程中生产醋酸,培养基的最适温度应调至  

A.18~25 ℃,30~35 ℃ B.20~35 ℃,35~45 ℃
C.10~15 ℃,15~20 ℃ D.10~15 ℃,30~35 ℃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探究影响光合速率(单位:μmol·m-2·s-1)的因素,科研人员利用玉米和大麦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强度下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右图。请回答:

⑴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⑵如果将长势相同的玉米和大麦幼苗共同种植在一个透明密闭的装置
中,保持题干中的条件和21%的O2环境,一段时间后,幼苗先死亡。理由是
⑶由图可知,大麦植株处于不同CO2浓度下,其光合作用速率均以含
O2量为时最高;随着含O2
量增加,光合速率会
⑷某人拟利用下列材料用具设计实
验,进一步探究较低和较高氧气
浓度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材料用具:玉米幼苗3株,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含植物生长的全部必需无机盐离子),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维持CO2含量在大气水平),培养装置,照明灯,O2发生器等。
实验步骤:
① 组装培养装置并编号为甲、乙、丙。培养装置除规格满足实验需要并方便添加物质和取样分析外,还应
② 向甲、乙、丙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和NaHCO3溶液,振荡摇匀,各放入1株玉米幼苗
③ 向装置甲、乙中分别充入相同体积的4%O2和50%O2,丙组作为对照。
④在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实验过程中保持培养液的有氧环境。
⑤观察记录实验数据,比较得出结论。
结果与结论(略)。
讨论:为尽量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对实验材料的处理应注意:
a.
b.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右图调节机制的是

A.代谢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酶促反应相关酶的活性
B.血糖浓度上升后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C.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数量也随之增加
D.膀胱逼尿肌收缩会刺激其进一步收缩,使尿排空

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 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的为小花瓣,aa的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和 Rr的花瓣是红色,rr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 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
B.子代共有6种表现型
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为1/3
D.子代的红花植株中,R的基因频率为2/3

下图表示大肠杆菌的DNA复制示意图。如果是单起点单向复制,按正常的子链延伸速度,此DNA分子复制约需30s,而实际上复制从开始到结束只需约16s。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的场所与真核生物的DNA分子复制场所不同
B.实际复制的时间之所以减半,是由于该DNA分子是从两个起点同时进行复制的
C.把甲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三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00%
D.如果甲中碱基A占20%,那么其子代DNA中碱基G的比例为30%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