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核生物体内能将丙酮酸中的能量转变成热能的场所是
A.细胞质基质 | B.线粒体 | C.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D.叶绿体 |
一个被15N标记的DNA分子以含14N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3次,则含15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是
A.1/2 | B.1/4 | C.1/6 | D.1/8 |
构成双链DNA的碱基是A、G、T、C四种,下列比例可因生物种类不同而变化的是
A.(G+C)/(A+T) B.(A+C)/(G+T) C.(A+G)/(C+T) D.G/C
DNA的一条单链中(A+T)/(G+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分别是多少
A.0.2 0.2 B.0.2 0.4 C. 0.4 0.2 D.0.4 0.4
高等动物受精作用的实质在于
A.精子与卵细胞的互相识别 | B.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 |
C.精子与卵细胞的细胞质融合 | D.卵细胞核和精子细胞核的融合 |
一个DNA分子有100个碱基对,其中有40个腺嘌呤。如果连续复制2次,
所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A.360个 | B.300个 | C.240个 | D.18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