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温室效应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与这一效应相伴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即随着全球变暖,气温的上升,增加的云量,光线被大气中的微粒和云层散射和反射,从而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球逐渐变暗。阅读上述材料、图l和图2,完成l-2题。
图l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2是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

A.8℃ B.10℃ C.12℃ D.25℃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平稳降落月球虹湾,下图是“玉兔”车登月时的照片。当时正值月昼期,月面明亮,但月空漆黑,其成因是因为月球没有()

A.月面长波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大气散射作用 D.大气反射作用

下图的斜线表示晨昏线。甲地经度为15°E,地方时为6日6时20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火奴鲁鲁(22°19′N, 157°50′W)的区时为()

A.5日19时20分 B.5日18时20分
C.6日18时20分 D.7日19时20分

下列关于甲地位置与该日白昼较长的城市的组合,正确的是()

A.北半球,悉尼 B.北半球,莫斯科
C.南半球,悉尼 D.南半球,莫斯科

读“夏至日甲、乙、丙三地的正午太阳光线与地面夹角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三地的纬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丙乙甲

此日后一周内,三地昼长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地昼渐短,夜渐长
B.乙地昼渐长,夜渐短
C.丙地昼渐短,夜渐长
D.甲、乙、丙三地昼夜变化的特点各不相同

下图为“等高线图”,已知等高距为25米,AB为一空中索道。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25米
B.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由西南向东北
C.A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西北
D.D处可能形成瀑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E三地中,B处是建火情瞭望哨最佳地点
B.若要在B或E附近选一处建寺庙,B比E更合适
C.B处是欣赏瀑布比较理想的地点
D.若图示区域将可能发生泥石流,正在欣赏瀑布的游客应往南逃走

右图中心点为北极点。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地方时为()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甲地地方时为()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