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战公约》理解正确的是
① 是欧洲15各国家共同签署的条约
② 第一次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
③ 其中的“全体一致”原则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④ 为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法律基础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②④ |
罗斯福想做的不仅仅是减轻经济衰退带来的眼前的问题,比如:失业问题和低收入的问题,他还想规范和实施政府干预和经济政策,并且帮助防范以后的经济衰退。下列举措中有利于实现罗斯福这一想法的是:
①废除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②举办公共工程,增加社会就业
③完善社会保障,保护劳工权利④农业减耕减产,政府进行补贴
A.①②③ | B.③ | C.②③④ | D.②③ |
“他本人肯定没把扫除他前任所建立的那种政治体制当成自己的任务,相反,为了巩固他自己的权力以及实施某些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他还充分利用了这种体制的独裁主义结构。尽管这样,他在实质上还是修改了这个体制……而且也扫除了有关党及其领导人一贯正确的神话。”这段评论中的“体制”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 | B.斯大林模式 |
C.计划经济体制 | D.新经济体制 |
“在此期间的《圣经》翻译成被视为“土语”的民族语言,教会势力在日益壮大的世俗力量面前的退缩,各级封建领主势力被国家政府权力削弱诸环节,使得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地的人民,意识到自己的民族,认同了自己的民族。”下列选项中与引文相符的是
A.宗教改革,教随国定 | B.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
C.尊崇理性,批判传统 | D.反对信仰,蔑视神权 |
右图为古代中国与西方科技发展历程的简单趋势图,其中导致第④阶段特征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的衰落 |
B.古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
C.西方启蒙运动中提倡理性 |
D.古代中国科技注重实用性 |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时尚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导致第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主要是( )
A.新航路开辟 | B.两次工业革命 |
C.第二次世界大战 | D.苏联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