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星箭分离,卫星进入绕地球轨道。在绕地运行时,要经过三次近地变轨:12小时椭圆轨道①→24小时椭圆轨道②→48小时椭圆轨道③→地月转移轨道④。11月5日11时,当卫星经过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A点时,再一次实施变轨,进入12小时椭圆轨道⑤,后又经过两次变轨,最后进入周期为T的月球极月圆轨道⑦。如图所示,已知月球半径为R。
(1)请回答:“嫦娥一号”在完成第三次近地变轨时需要加速还是减速?
(2)写出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
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MN、PQ水平平行放置,导轨间距是L,左端连有阻值为R的电阻,导轨置于方向竖直向上且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是B,将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ab垂直导轨放置,如图所示,导轨电阻不计,t=0时刻对棒施加垂直于棒水平向右的力F,让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F随时间t变化如图,t=t0时刻立即让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中F1、t0为已知量,求:
(1)导体棒ab做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
(2)导体棒ab匀速运动时拉力F的大小;
(3)从开始经过2t0时间流过R的电荷量q。
如图甲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物体A、B静止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上,A与B不粘连。现对物体A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使A、B一起上升,若以两物体静止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两物体的加速度随位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当x=x1时,A、B间弹力FN;
(2)从静止开始到x=x2过程中,物体A机械能的变化量。
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直导轨上,静止着三个质量均为的相同小球A、B、C。现让A球以
的速度向B球运动,A、B两球碰撞后粘合在一起,两球继续向右运动并跟C球碰撞,碰后C球的速度
。求:
①A、B两球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
②两次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总动能。
半径为R的玻璃半圆柱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圆心为O。两条平行单色红光沿截面射向圆柱面方向与底面垂直。光线1的入射点A为圆柱面的顶点,光线 2的入射点B,∠AOB=60°,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n=。求:
(1)两条光线经柱面和底面折射后出射光线的交点与O点的距离d;
(2)若入射的是单色蓝光,则距离d将比上面求得的结果大还是小?(定性分析,不需要计算,画出光路图)
如图所示,A、B气缸的长度均为60 cm,截面积均为40 cm2,C是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的、体积不计的活塞,D为阀门.整个装置均由导热材料制成.原来阀门关闭,A内有压强pA = 2.4×105 Pa的氧气.B内有压强pB = 1.2×105 Pa的氢气.阀门打开后,活塞C向右移动,最后达到平衡.(假定氧气和氢气均视为理想气体,连接气缸的管道体积可忽略,环境温度不变)求:
①活塞C移动的距离及平衡后B中气体的压强;
②活塞C移动过程中B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