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0年4月19日开始的沙尘天气,是今年入春以来北方地区遭受的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不仅对我国北方地区造成影响,还给江苏、安徽、湖北等南方地区带来扬沙或浮尘天气。读北京市1960—2000年累计平均沙尘暴、扬沙、浮尘出现的季节变化示意图(图1),完成1~3题.图1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A.①沙尘暴②扬沙③浮尘 |
B.①浮尘②扬沙③沙尘暴 |
C.①扬沙②浮尘③沙尘暴 |
D.①沙尘暴②浮尘③扬沙 |
该地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居多的季节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A.冷锋过境 | B.暖锋过境 | C.气旋过境 | D.反气旋过 |
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 B.洋流 |
C.太阳辐射 | D.大气环流 |
如果图中等温线的分布是由近地面的气温引起的,那么P地可能刮的风向是()
A.东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西南风 |
北京时间8月7日23时,台风“莫拉克”在台湾花莲沿海登陆,“莫拉克”台风引发重大水灾,重创台湾南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台风近地面天气系统示意图以及影响台风路径的因素分别是()
A.①低纬信风 |
B.②此时副热带高压外围气流运动 |
C.③中纬西风 |
D.④地转偏向力 |
台风“莫拉克”登陆台湾东海岸时,我国北方沿海此时多刮的风向是()
A.东北风(偏北风) | B.偏南风 |
C.东南风 | D.偏西风 |
中央气象台2月22日6时继续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受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未两天,新疆东部、西北地区大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将有5~7级偏北风,江南中南部、华南以及四川盆地北部将有4~6级偏北风,上述地区的江河湖面风力6~8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上图天气系统略图中,M是不同性质锋面L1、L2的交界,有关锋面L1、L2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冷锋、冷锋 | B.冷锋、暖锋 |
C.暖锋、暖锋 | D.暖锋、冷锋 |
未两天,图中N地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前者升高,后者变大 |
B.前者降低,后者变小 |
C.前者升高,后者变小 |
D.前者降低,后者变大 |
下图是某地4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①地盛行东南风,②地盛行东北风,据图完成下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北半球反气旋,乙为北半球气旋 |
B.a、b两虚线处可能形成锋面的是a |
C.图中③④两地处于阴雨区的是③地 |
D.图中①②两地风力较大的是②地 |
若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此时③地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①沙尘暴 ②台风 ③春旱 ④暴雨 ⑤寒潮⑥伏旱
A.①③ | B.④⑤ | C.②④ | D.①⑥ |
甲天气系统由低空到高空的风向将按什么方向运动()
A.顺时针运动 | B.逆时针运动 |
C.运动方向不变 | D.不好判断 |
下图是某地区等温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地区所在半球及当地季节为()
A.北半球、夏季 | B.北半球、冬季 |
C.南半球、冬季 | D.南半球、夏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处在10℃以下,有冰川分布 |
B.P处在10℃以上,地势低洼 |
C.P处所在国有大牧场放牧业,养羊占重要地位 |
D.P处周围广泛分布热带雨林 |
Q地与北京气候相比较,一年中()
A.两地气候特点都是雨热同期 |
B.Q地气温较高的月份,北京的气温也较高 |
C.北京白昼增长时,Q地降水在增加 |
D.Q降水较多的月份,北京多刮西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