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上左图地区冬季受西风影响显著 |
B.上右图地区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 |
C.都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
D.两地终年降水稀少 |
有关图中四条河流及其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内河航运都很发达 |
B.流经地区光热丰富、水源充足 |
C.中下游地区都存在土地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 |
D.流经地区土壤肥沃,水汽充沛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50米,读图回答以下问题。若图中瀑布落差为30米,则图中D处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58米 | B.68米 |
C.82米 | D.95米 |
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处于山顶,始终可看见河中行驶的船 |
B.B处流水侵蚀严重,形成“U”型谷 |
C.C处在迎风坡,降水量比B处更多 |
D.D处于河流西岸,水深、流急 |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所在国家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结构单一,农矿产品出口量大 |
B.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困难 |
C.以低山丘陵为主,处于消亡边界 |
D.南部为常绿阔叶林,河流有夏汛 |
下图为“某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例1953年至1964年递减 |
B.0-14岁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增加较慢 |
C.15-64岁人口比例1964年至1982年增加较快 |
D.65岁以上人口比例2000年至2010年增加最快 |
该市15-64岁人口增加最多的时期是()
A.1953-1964年 | B.1964-1982年 |
C.1990-2000年 | D.2000-2010年 |
下图为某地3月21日至9月23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地纬度可能是
A.10°S | B.10°N | C.15°S | D.15°N |
图中a值
A.为一年中最小值 | B.为一年中平均值 |
C.一年中出现3次 | D.一年中出现4次 |
耕地在国家经济发展建设中具有多种功能,如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基本生活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等等功能。读我国1949-2011年耕地功能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985年后出现的曲线②反映的耕地功能是
A.生态安全维护 | B.国民经济贡献 |
C.基本生活保障 | D.粮食安全保障 |
引起曲线①功能强度持续上升且跃居首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A.现代农业的发展 | B.人口总数巨大 |
C.大力开垦荒地 | D.地理环境的变化 |
下图示意全球及南、北半球冰雪覆盖面积与月平均气温的变化,完成下列各题。与图中信息相符合的是
A.甲表示北半球 | B.乙表示全球 |
C.M表示南半球的1月 | D.N表示北半球的1月 |
丙区域M月的冰雪覆盖面积大于甲区域7月的主要原因是
A.M月年降水量多 | B.甲区域7月气温高 |
C.北半球陆地面积大 | D.南半球海洋面积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