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旅游一动百业兴”体现旅游活动的作用是(      )

A.满足人类的需求 B.促进经济的发展 C.扩大交流 D.保护环境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早期的传统工业区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临海布局的工业发展较快,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不是依靠本区资源发展起来的大型传统工业区是 ( )

A.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B.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C.英国中部工业区 D.俄罗斯的欧洲工业区

面对传统工业区的衰落,各工业区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 加大对钢铁等传统工业的投资力度
B.对钢铁等工业实行保护政策
C.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主要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环境污染 D.湿地破坏

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草 B.修建水电站
C.增加灌溉面积 D.大力发展耕作业

读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下面三题。

导致年日照时数自乙地向甲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白昼长短

导致乙地年日照时数比丙地少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

图中四地与其对应的农业限制性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A.丙地——盐碱 B.乙地——热量
C.甲地——水源 D.丁地——光照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破坏植被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西气东输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 )

A.沿线地区的再就业问题
B.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污染问题
C.东、西部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问题
D.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问题

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图”(下图),完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年降水量最大的区域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中M地气温及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27°C.地形地势B.25°C.海陆位置
C.27°C.海陆位置 D.25°C.地形地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