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式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二:1920年8月1日,为了抗议英国等战胜国强加给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合作”的纲领包括: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制英国货物泛滥。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12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以自治为目标的不合作纲领。
——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贾•尼赫鲁记述道:“曹里曹拉事件后,我们的运动突然停止,我想国大党的著名领袖差不多全都愤慨,只有甘地例外。┅┅年轻人当然更加激动。”“难道我们必须使三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践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即令如此,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说,我们在警察极度挑衅下还能十分斯斯文文吗?即令我们办得到,但是那些打进我们运动中来的暗探和内奸采取暴力行动或煽动别人从事暴力活动,我们对这种人有什么办法呢?如果这是非暴力运动的惟一条件,那么非暴力的抵抗方法必然失败。”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实际原因又是什么?
(2)据材料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是什么?“不合作”的范围涉及哪些具体的社会部门或领域?(不得摘抄原文)
(3)据材料三,概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不得摘抄原文)
(4)有人认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实际上是号召群众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你怎样看待“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21年,有学者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处穴居遗址,认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遗,与彼一河南遗址,不特时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属于同一的民族与文化的部类,即吾所谓仰韶文化者也”。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该遗址出土了( )
| A. |
骨制凿刀 |
B. |
燧石石器 |
C. |
碳化稻粒 |
D. |
彩陶残片 |
下表内容深刻反映出( )

| A. |
生产方式变革决定国际体系更迭 |
B. |
民族民主意识觉醒影响国际秩序 |
| C. |
领土问题始终是国际争端的热点 |
D. |
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必变为两极对峙 |
基于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具有中国古代文化基因元素的“天下观”。古籍记载“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从汉至元绘制的“天下图”尽管名称各异,但整体布局可概括为“东、南皆海,北缘旷野;四夷环绕,中国独大”。1600年左右开始,部分“天下图”新增了关于美洲、欧洲等内容,但大多数地图仍未放弃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天下图”的演变轨迹充分说明( )
| A. |
地图绘制提升了对世界的认知 |
B. |
文化的连续性增强了华夏认同 |
| C. |
“中学西渐”丰富世界文化内涵 |
D. |
传统思想影响古人的“天下观” |
据1984年世界银行统计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出口商品的数量与价格的年均增长情况(%)如下表所示。导致其中数据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

| A. |
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
B. |
交通条件改善推动了经济发展 |
| C.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确立 |
D. |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
19世纪中叶,英国市政厅的设计遵循公开原则。1848年哈利法克斯市在设计市政厅时决定,其位置应在市中心制高点,须有令人注目的高塔和巨大的钟楼。市政厅竣工剪彩时,威尔士王子到场,6万多名观众参加,还有1万多名学生和大型乐队表演节目。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 A. |
王室权力得到强化 |
B. |
城市治理体现民主观念 |
| C. |
建筑风格发生改变 |
D. |
人文主义思想开始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