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某细菌质粒上的标记基因如下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情况也不同,外源基因在质粒中可插入的位置有a、b、c点。某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对其插入的位点进行分析,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
实验现象 |
实验推论 |
|
|
在含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
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
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 |
A |
能生长 |
能生长 |
a |
B |
不能生长 |
能生长 |
b |
C |
能生长 |
不能生长 |
C |
D |
不能生长 |
不能生长 |
C |
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
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不包括分解者消耗的能量 |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所有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以多种形式进行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为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按营养功能划分,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应属于
A.生产者 | B.分解者 | C.消费者 | D.因细菌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③东方绿洲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① | D.①②④ |
右图为自然环境中某种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d 处波动主要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
B.“竭泽而渔”会使鱼虾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种群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
D.灭鼠最好在c~d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