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哺乳动物受精后不久,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经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和组织器官的分化,最后发育成一个完整的幼体,完成胚胎发育的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经历的时期是受精卵→卵裂期→桑椹胚→囊胚期→原肠胚期→幼体,其中最关键的时期是原肠胚期 |
B.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中的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 |
C.右图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期示意图,①称之为透明带 |
D.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原肠胚或囊胚期的胚胎进行 |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发展史和科学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出遗传学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B.恩格尔曼的实验证明了氧气由叶绿体释放,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
C.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
D.坎农提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
下列细胞内的反应发生在生物膜(细胞膜和细胞内的各种膜)上的是( )
A.DNA复制 | B.暗反应 |
C.叶绿素a被激发失去电子 | D.氨基酸脱水缩合 |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 |
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
C.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自己”和“非己” |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
下图表示从鸡的血液中制备核糖体的大致过程,对该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应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法、离心法、纸层析法 |
B.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在步骤⑤中检测核糖体 |
C.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
D.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和其它细胞结构 |
下面细胞器中,能发生有机物合成作用的是( )
①核糖体 ②线粒体 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⑤叶绿体
A.只有①②⑤ | B.只有①②③⑤ |
C.只有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