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拉开帷幕,很多人称这次大会为"人类拯救地球的最后机会"。据报道,在火星和金星大气层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会导致温室效应的气态化合物,它的结构式为:16O ="C" = 1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与18O为同种核素 |
B.16O =" C" = 18O与16O =" C" = 16O互为同位素 |
C.16O =" C" = 18O的化学性质与16O =" C" = 16O几乎完全相同 |
D.16O =" C" = 18O的摩尔质量为46g |
单质A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B,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当A、B都是金属时,A一定比B活动性强
B. 当A、B都是非金属时,A一定比B活动性强
C. 当A是金属时,B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D. 当A是非金属时,B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在周期表主族元素中,甲元素与乙、丙、丁三元素相邻,甲、乙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的原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丙>乙>甲>丁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甲>丙 |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丁>甲 |
D.乙和甲或乙和丁所能形成的化合物都是有毒物质 |
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①碘升华②溴蒸气被木炭吸附③酒精溶于水④HCl气体溶于水
⑤冰融化⑥NH4Cl受热“升华” ⑦氢氧化钠熔化⑧(NH4)2SO4溶于水
A.①②④⑥⑦ | B.④⑥ | C.①④⑤⑧ | D.①②④⑤⑥⑦ |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 |
解释 |
|
A |
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 |
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
B |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C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42- |
D |
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
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
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下列反应中水的作用相同的是()
①Na和H2O②NO2和H2O③Cl2和H2O④Na2O2和H2O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