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某小组同学在探究I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单位:mg/mL)时得到的预实验结果:
![]() ![]() 生根 天数 数 |
0 |
0.4 |
0.8 |
1.2 |
1.6 |
2.0 |
2.4 |
1 |
0 |
1 |
2 |
2 |
0 |
0 |
0 |
2 |
0 |
3 |
5 |
4 |
1 |
0 |
0 |
3 |
0 |
5 |
10 |
6 |
2 |
0 |
0 |
4 |
0 |
6 |
12 |
8 |
3 |
0 |
0 |
材料二:细胞分裂素可以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可用作蔬菜的保鲜剂。请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植物激素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生长素除了促进插条生根,还能促进果实 。而 可以促进果实成熟。
(2)由材料一可以看出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 。根据预实验结果,进一步探究的浓度范围应设在 mg/mL之间。在实验过程中,控制无关变量非常重要,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 (两项即可)。
(3)某同学在材料二的基础上想进一步了解细胞分裂素的保鲜效果,请你帮助拟一个具体的探究课题,并写出相应的自变量。
①探究课题: 。
②相应的自变量: 。
以“种群的基因频率”为关键词构建“新物种形成”的概念图。(提示:注意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概念之间的连接词。)
据下列资料分析回答。
资料一:1928年,英国医生格里菲斯想研制出抗肺炎双球菌的疫苗,他选择了两种肺炎双球菌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组:将活的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第二组:将活的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第三组: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第四组: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检查死鼠心脏中所存在的细菌加以分离和检查,发现它们竟然都是S型!
资料二:预防人感染肺炎双球菌,可接种的疫苗由含有23种最普遍的肺炎双球菌的多糖荚膜混合组成,目前上市使用的这种肺炎双球菌疫苗可以涵括己开发国家85~90%以上的侵袭性菌种。该疫苗对囊括的23种血清型以外的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感染,并无预防效果。
(1)人接种疫苗后,不能预防23种血清型以外的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感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壁主要是由糖类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组成 |
B.与酵母菌不同,R型、S型细菌均没有由核膜围成的细胞核 |
C.格里菲思的实验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D.肺炎双球菌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
(3)在第四组实验中,R型转化形成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性状是稳定遗传的,说明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其变异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
(4)结合免疫学的知识分析:将第三组实验后的小鼠培养一段时间,再将R型活菌与S型死菌混合后注入该鼠,请预期实验结果,并解释原因。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同学在进行人群中遗传病发病情况调查时,发现某小学的一名三年级男生患一种先天性遗传病。该男孩的父亲、祖父和祖母都是该病患者,他的两位姑姑也有一位患该病。这位患病的姑姑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和一个患该病的女儿,其余家族成员均无该病,表型正常。
(1)请根据这个男孩及其相关的家庭成员的情况,用下面给定的图例,在方框中绘制出该病的遗传系谱图。
(2)该患病男孩长大后,若与无该病的女孩结婚,则生育的男孩仍患该病的可能性是___。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B、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F、f)表示。现有两只果蝇杂交,子代中雌、雄蝇表现型比例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
(1)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X/Y/常)染色体上。
(2)两只亲代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关于人体营养和血糖、体温调节的问题。
(1)营养学家在调查素食者人群时发现,由于长期营养缺陷导致贫血病的发病率较高,原因是植物性蛋白比动物性蛋白更缺少人体所需的____________;研究还发现不同植物性蛋白所含此类营养成分差别较大,因此建议素食者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糖元分解产生的产物会使肌细胞内的pH下降,但该产物进入血液后,血浆内的____________与之反应,使血浆pH变化不大。
(3)糖尿病人机体消瘦,体重减轻,原因是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会使糖氧化分解发生障碍,导致_______________分解加强。
(4)今年入冬以来,许多地方遭受雪灾袭击,人们明显感觉比往年寒冷,但体温仍能维持恒定;则人体寒冷感觉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是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