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学生在调查一块大麦田生态系统的成分时,发现麦田中长有许多狗尾巴草,还有食草昆虫、青蛙、鸟和鼠类等动物活动,并研究了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大麦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 ,其中生产者有 。
(2)大麦快成熟时,农民会在麦田竖几个“稻草人”以驱赶鸟,这是利用了 信息,这种控制鸟害的方式属于 。
(3)若某种食草昆虫只摄食大麦和狗尾草且比例是4:1,则仅以该昆虫为食的青蛙增加1克体重,至少需要消耗大麦 克。
(4)某些植物根能自然分泌一些化学物质用于抑制别种植物在其周围生长,称为他感作用。同学们为了验证大麦对狗尾草有他感作用,他们用完全培养液(甲)、已培养过大麦的培养液(乙)做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把长势相同的狗尾草幼苗分别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株。
第二步:A组用甲液培养,B组用乙液培养,光照、温度等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观察
结果:B组狗尾草的生长情况明显不如A组。
由此得出结论:大麦的根部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狗尾草的生长,具有他感作用。
老师认为不足以得出此结论,①请你说明理由: 。
②请简要写出改进方案: 。
③写出两项具体的检测指标: 。
下图是一个家族的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M病和色盲的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
⑴、 M病的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
⑵、 11号的色盲基因是由第一代的 号个体传下来的。
⑶、 8号的基因型可能是,她是纯合体的几率是 。
⑷、 11号和12号婚配,其子女中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
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据图回答:
(1)、 ③过程是 _________ ,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___ ,发生的时间是 _________ ;①过程是 _________ ,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___ ;②过程是 _________ ,发生的场所是 _________ 。
(2)、④表示的碱基序列是 _________ ,这是决定一个缬氨基的一个 _________ ,转运谷氨酸的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 _________ 。
(3)、 父母均正常,生了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女儿,可见此遗传病是 _________ 遗传病,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分别用A和a,则患病女儿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 ,母亲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 ;如果这对夫妇再生,生一个患此病的女儿的概率为 _________ 。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中的A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B图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A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期。A图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2)、B图中细胞处于A图中的BC段,B图中细胞处于A图中的DE段。
(3)、由B图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
该细胞处于分裂的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豌豆种子子叶黄色(Y)对绿色为显性,形状圆粒(R)对皱粒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定律。
(2)、亲本的基因型为。
(3)、在杂交后代F1中,非亲本类型占的比例是,F1中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4)、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是,若使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
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基因Y,y控制,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基因R.r控制(其中Y对y为显性,R对r为显性)。某一科技小组在进行遗传实验中,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有4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试回答:
(1)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定律。
(2)亲本的基因型为:黄色圆粒___,绿色圆粒___。
(3)杂交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有_________。
(4)杂交后代中共有__种表现型,其中黄色皱粒占___。
(5)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
(6)在杂交后代中非亲本类型性状组合占____。
(7)杂交后代中,占所有基因型1/4的基因型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