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唐先生出生于19世纪末,在民国初年开始经商,并投资于纺织业,他的企业在早期发展的非常迅速。请问唐氏家族在民国初年(1912年——1919年)能迅速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呢?国民党统治后期,唐氏家族的发展困难重重,请问在民国末年唐氏家族的发展遇到困境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对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特殊位置,一位英国政论家这样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了,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
——岳麓书社《历史》必修Ⅱ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直接投资比80年代初增加了两倍。其中,80%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在这个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仅有20%在国内进行。
——孙颖、黄光耀《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两个主要特点。出现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在这一趋势中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2分)
(3)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达国家的经济扩张手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4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1965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表单位:吨

项目
粮食
棉花


原油
1949
1.1亿
44.4万
15.8万
0.32亿

1952
1.63亿
130.4万
13.5万
6649万
44万
1956
1.92亿
144.5万
447万
11000万
116万
1965
1.94亿
209.8万
881万
23200万
1131万


材料二 1992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单位吨

项目
粮食
棉花


原油
产量
4.4亿
452万
8000万
110000万
14200万
居世界位次
1
1
3
1
5
比1949年增长
3.3倍
9倍
505倍
34.3倍
1183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1949—1965年工业和农业发展状况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对比材料一、二,概括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和农业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对外交往源远流长。其间虽经历了艰难与曲折,但融入世界是历史的必然。汉唐文明以开放进取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文明之巅。
材料二
明成祖时期,中国出现了“永乐之治”。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远洋期间,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这对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上半期,为了扩大商品的销路,资产阶级奔走于世界各地,英国的炮舰和走私船出没在中国东南海域。当时的清朝视其他国家为蛮夷,认为无需常设的外交机构与之交涉。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初由两广总督兼职。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材料四
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试以汉唐“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概况说明汉唐对外交往是“开放进取”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国对外交往的特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晚清政府对外政策的变化如何?如何评价。
(4)结合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历程,简要说明我国是如何贯彻和发展《共同纲领》规定的外交原则的?

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怎样的进步思潮?
(2)图2的主编是谁?以他为核心的思想家的主要主张有哪些?
(3)图3发表标志着什么?
(4)分别指出上述三股社会进步思潮产生的经济基础及共同作用?

两次工业革命都是交通工具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交通工具的改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极大推动力。
请回答:
(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从这些诗句中你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交通工具主要采用了哪些动力?
(2)看下图,结合材料回答:

材料: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这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它的出现,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看下图,回答问题:

这是哪一时期出现的交通工具?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以上问题回答:这两个时期科学技术的变革对国际格局产生什么影响?给中国又带来了哪些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