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市场和科技是重要的推动力。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时期通商海港分布一览表
地点 朝代 |
通商海港 |
北宋(960—1127) |
广州、杭州、明州(宁波)、泉州、镇江、平江(苏州)、窑州(郊县)、秀州(松江)、楚州(淮安)、登州、莱州等 |
南宋(1127—1279) |
温州、广州、江阴、秀州、越州(绍兴)、台州、承州、福州、漳州、琼州等 |
杭州“江帆海舶,蜀商闽贾,水浮陆趋”盛极一时;明州“风帆海舶,夷商越贾一,纷纷至此,“海陆珍异所聚,番汉商贾并凑。”
——王象之《舆地纪胜》
(1)概括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 16—17世纪的英格兰和同时期的中国江南地区在经济领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个地区在人口结构、资源利用、资本积累方式上都无比的接近。但18世纪殖民地的突然获取,其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使英格兰摆脱了与中国江南同样艰难的生态制约,就此与世界其他地区“分流”……近代经济学研究表明至少有四种性质不同的因素会促进经济的成长:一、劳动分工导致相对优势的商业扩张;二、由投资增加引起的经济成长;三、技术进步会优化资源促使经济成长;四、更有效的经济组织来提高产出。
——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
(2)请运用材料二中的观点解释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18世纪的中国江南地区”?(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材料三 党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对党和国家事业进行了全面部署……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十八届一中全会讲话节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现今经济建设可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对官员服饰有明确的规定,据《明史·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
材料二明代文武官员常服主要标识等差表(赵连赏《明清官员的补服》)
品序 |
文官 |
武官 |
带饰 |
一 |
仙鹤 |
狮子 |
玉 |
二 |
锦鸡 |
狮子 |
花犀 |
三 |
孔雀 |
虎豹 |
金钑花 |
四 |
云雁 |
虎豹 |
带饰 |
五 |
白鹇 |
熊罴 |
银钑花 |
六 |
鹭鸶 |
彪 |
素银 |
七 |
鸂鶒 |
彪 |
素银 |
八 |
黄鹂 |
犀牛 |
乌角 |
九 |
鹌鹑 |
海马 |
乌角 |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自《凤凰网》
请回答:
(1)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具体制度?
(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说明君和臣、臣和臣之间衣着和配饰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第八条 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但关于财政法案应先在众议院提出并通过。
第九条 参议院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材料二 第二帝国18年间,法国工业总产值翻了一番。和工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是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迅速膨胀。他们凭借日趋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不断扩大的社会影响,以前所未有的凌厉攻势重新提出了对政权的要求……
——让•马蒂耶《法国史》
材料三 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共和制下法国议会有哪些权力?
(2)根据材料二指出,议会拥有这样的权力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怎样的状况?
(3)法、德两国议会权力的确立和差异的存在说明了什么?
伴随着欧洲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国步入近代社会。为救亡图存,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饶地抗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资政新篇》书影
图二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图三 1919年5月7日,上海各界两万余人召开国民大会,声援北京学生
(1)上面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依照图片信息,完成下表
图号 |
反映大事 |
主要领导人 |
运动性质 |
历史意义 |
图一 |
洪秀全 |
|||
图二 |
孙中山 |
|||
图三 |
陈独秀 |
(2)从上述大事的发展结果上看,你得到了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去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1)根据材料一的相关信息,判断 ① ② 分别是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统一后在地方行政制度设计问题上存在哪两种意见?秦始皇最后选择了谁的意见?
(3)材料三表明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4)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
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这应属于“特种战争”还是局部战争?
(2)图二反映了越南战争的什么问题?
(3)图三对越南战争的结局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