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时,将0.1 mol N2O4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 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 2NO2 (g)。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反应限度的是( )
①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②NO2的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③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④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⑤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⑥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⑦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⑧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②③⑥⑦ | B.①④⑧ | C.只有①④ | D.只有⑦⑧ |
拴上金属条的铁钉插在含有酚酞的NaCl溶液中,如图所示,可以看到在贴近金属条一边的溶液出现粉红色。该金属条可能是
A.镁 | B.铝 | C.锌 | D.铜 |
反应A(g)+3B(g)2C(g)△H<O达到平衡后,将气体混合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变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B.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变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均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H为
A.△H>O | B.△H<O | C.△H="O" | D.无法判断 |
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①NH4Cl②NaCl③KNO3④NaOH
A.①>④>②=③ | B.④>②=①>③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①>④ |
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 | B.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
C.混合气体的压强 | D.混合气体的总体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