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我国黑龙江、海河、闽江(福建境内)、伊犁河(发源于新疆)长度、径流量和含沙量情况。据此完成10~11题。
| 河流 |
长度(km) |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亿m3) |
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 |
| 甲 |
1090 |
226 |
61 |
| 乙 |
541 |
624 |
0.14 |
| 丙 |
441 |
118 |
4.6 |
| 丁 |
3420 |
2709 |
0.16 |
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
| A.海河、黑龙江、伊犁河、闽江 | B.闽江、黑龙江、海河、伊犁河 |
| C.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 | D.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 |
依据表中信息判断,沿岸植被条件较差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气象学上,若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一年中的第一次(北半球)均≥lO°C,则以第一天作
为春季的开始日。读“我国30°N附近各地入春时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地与②地入春时间分别可能是
| A.①为5月15日,②为2月20日 | B.①为3月18日,②为2月25日 |
| C.①为3月18日,②为3月20日 | D.①为2月20日,②为5月15日 |
造成③、④两地入春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③地太阳高度较大,获得太阳辐射多 | B.③地大陆性较强,春季气温回升较快 |
| C.④地受海洋调节作用强,春季来得早 | D.④地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春季来得晚 |
读“深圳农业总产值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979-1993年,深圳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进城务工,土地不断遭到弃耕 | B.工业污染加剧,大批耕地遭受污染 |
| C.城市化速度快,建设用地侵占耕地 | D.考虑环境保护,实施生态退耕政策 |
1979-2003年,深圳农业总产值与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趋势相反的主要原因有
| A.农业科技进步使农作物单产提高 | B.惠农政策使农村不断投入劳动力 |
| C.市场需求变化引导农业结构调整 | D.化肥农药的施用提高了作物产量 |
下图为1998和2006年江苏省1个副省级市和12个地级市城市化水平分布图,图示反映
| A.1998年苏北地区处在城市化的中期阶段 |
| B.2006年部分市已进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 |
| C.全省由南方向北方城市化水平逐渐降低 |
| D.苏南地区的城市化速度在全省是最快的 |
下图示意“近50年来,仅考虑大气CO2浓度及气候要素变化对海河流域玉米、小麦产量的影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大气CO2浓度及气候要素变化对海河流域玉米、小麦产量的影响,表现在
| A.温度使小麦和玉米的产量都增加 |
| B.小麦和玉米产量均呈下降趋势 |
| C.影响小麦和玉米产量的主导因素是日照时数 |
| D.CO2浓度的变化与两作物产量均呈正相关 |
降雨对海河流域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并不明显,原因是
| A.流域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 |
| B.春汛利于小麦返青,夏汛利于玉米生长 |
| C.小麦和玉米的生长期需水量少 |
| D.灌溉缓解了降雨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近50年来,海河流域小麦和玉米产量变化的差异显著,主要是由于
| A.CO2浓度增加,日照减少 | B.温度上升,降雨减少 |
| C.CO2浓度减少,降雨增加 | D.温度下降,日照增加 |
按照“闰秒”机制,科学家们确定,在2015年6月30日将再度给钟表额外增加1秒钟时间,即
在世界时(格林尼治时间)6月30日23时59分59秒后增加1秒,届时会出现23时59分60秒的
特殊现象。下图示意实行“闰秒”当日,世界各地调拨钟表的日期和当日日出时问的情况。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悉尼、纽约、里约热内卢四城市分别位于图中
| A.①②③④ | B.④②③① |
| C.②①④③ | D.③④②① |
钟表调慢1秒钟,受其影响最小的是
| A.航天领域 | B.网络通信 |
| C.日常生活 | D.军事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