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我国甲、乙两个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l)甲为我国________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________。乙为我国________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________。
(2)土地资源主要有耕地、林地、沼泽地、坡地、草地等类型。比较甲、乙两地的土地利用,完成下表:(12分)
地区 |
土地资源类型 |
土地类型是否稳定 |
不同类型间转化关系 |
甲地 |
|||
乙地 |
(3)甲、乙两地土地利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应如何开发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6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8年10月8日,2008年泛珠三角区域政府秘书长暨发改委主任第三次联席会议在广州举行。会议总结了2007年以来泛珠合作的进展情况,还举行了泛珠三角投资项目库开通仪式。
(1)简要论述“泛珠三角”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突出的区位优势。
(2)“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建立对香港这个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而言,最重要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泛珠三角”的区位因素,当地农业的发展方向为(多选)(4分)
A.区域化生产 | B.专业化生产 |
C.高附加值农业 | D.商品农业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目前,国务院对《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作出批示,在未来18年内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的天津市,要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重点,逐步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材料二环渤海区域示意图
(1)简要说明环渤海地区交通便捷的具体表现。
(2)近几年来众多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纷纷落户天津滨海新区。试分析这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3)下图是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工业区的循环经济示意图。据图分析,该地区的优势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少于只种)。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突出自然资源是。简述解决这种资源不足的措施。
(4)简述曹妃甸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中部崛起”―一幅在高层决策圈酝酿已久的蓝图,一项统筹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甲分析我国巾部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2)图甲中A城所在区域与图乙中B区域相比,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区域是,试分析此区域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
(3)简述影响A、C两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共同社会经济条件。
读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关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2000年前人口、资源和环境污染三者之间的关系。
(2)人口迅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造成的后果是①使土地_______________;②使森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使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使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
(3)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