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植株的四种生殖过程,从上到下依次为A、B、C、D过程。请据图回答:
(1)A过程中获得单倍体植株的方法是__________,要使它能够产生可育后代,常采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__处理幼苗,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过程中,该植株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的卵细胞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种子形成过程中,①(胚乳细胞)中母方的染色体所占比值是____。
(3)制备人工种子的关键一步的C过程中经_____、_____阶段培育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
(4)D过程中,经两个原生质体融合后形成的融合细胞内有____个染色体组。
(10分)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有分泌激素功能的结构是、及的神经分泌细胞。
(2)若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3)若甲模式中,靶腺为卵巢,则女性排卵前性激素的含量逐渐升高,进而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中某些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4)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
(5)在寒冷的环境中,能通过丙方式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其反射弧是,最终使机体的产热量(<、>或=)散热量。
科学研究发现海胆卵细胞受精后的5小时内蛋白质合成量迅速增加,而放线菌素D水溶液能抑制mRNA的合成。为此请你完成下面的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卵细胞受精后的5小时内合成蛋白质模板(mRNA)的来源。
实验材料:刚受精的卵细胞(若干)、放线菌素D(mRNA合成抑制剂)溶液、生理盐水、卡氏瓶(若干)、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细胞培养液等(蛋白质合成量的测定方法不作要求)。
实验步骤:
(1)取两组型号一致的卡氏瓶,分别编号为A、B,;
(2),在相同且适宜的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3)。结果预期及分析:
(4)若,说明合成蛋白质的模板原来就存在于受精的卵细胞中;
(5)若,说明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有原来存在于受精的卵细胞中的,也有DNA新转录合成的;
(6)若,说明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是DNA新转录合成的。
据图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生理的问题:
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新鲜叶片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图丁测得的是植物CO2变化量。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2.5渐变为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左侧或右侧或原始)位置处。
(2)对叶片来说,当光照强度由5千勒克斯渐变为10千勒克斯时,图丙中箭头表示的过程有所加强的是(填字母)。
(3)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下先光照5小时,再黑暗15小时后,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左侧或右侧或原始)位置处。为了获得图乙中-50mL/h的数据,则应将甲装置放在条件下进行实验。
(4)丁图中在1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倍。
(5)丙图表示某植物的部分细胞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 a~f代表O2或CO2,当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斯时,丙图中可存在的气体进出箭头有。丙图中c,d不可以表示ATP的去向,原因是。
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l全为扁形块根,Fl自交后代F2中扁形
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l,则F2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A.9/16 | B.1/2 | C.8/9 | D.1/4 |
(10)桑树的叶子是一种传统中药,桑叶提取液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降低血糖的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实验。现请你把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材料与药剂: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30只、桑叶提取液、蒸馏水,血糖测定仪等。
(1)实验步骤:
①从上述大鼠中随机取出10只作为甲组,把另20只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的大鼠,并随机均分成乙组和丙组。
②。
③对丙组每只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 mL/ d,连续灌喂4 周;对甲组和乙组的每只大鼠
。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④4周后,。
(2)实验结果: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但未标明组别。请根据上述步骤将“组别”栏补充完整(用甲、乙、丙表示)。
桑叶提取液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组别 |
数量 |
实验开始时(mmol / L) |
给药4周后(mmol / L) |
10 |
3.85±1.28 |
3.94±2.20 |
|
10 |
18.62±3.08 |
10.12±2.65 |
|
10 |
19.46±3.98 |
19.00±2.70 |
(3)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