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了一战前后日本、美国对华经济的变化(贷币单位:白银),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是( )
| A.美、日有效地遏制了英、法对华经济侵略 |
| B.日、美乘一战之机扩大了对华侵略 |
| C.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 D.列强在华约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
一位著名的美国史学家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使用蒸汽机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
| B.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 |
| C.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城市的形成 |
| D.蒸汽机的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
“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
|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主要是因为
| A.美洲的发现 | B.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 |
| C.殖民扩张的开始 | D.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 |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
|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
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反映了
|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
|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 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