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读图回答4—6题。图中东部地区等值线数值的变化规律大致是 ( )
A.自北向南递减 | B.自南向北递减 |
C.自高纬度向低纬递减 | D.自西向东递减 |
图中①处数值比周围低,主要原因是 ( )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B.地处盆地 |
C.地势高 | D.云量大 |
图中4500℃这条等值线的东段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它是 (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C.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解线 |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28—29题。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25—27题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 B.西南地区 |
C.中南地区 | D.华东地区 |
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
A.山地 | B.丘陵 | C.平原 | D.高原 |
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 | B.开垦梯田 |
C.增加城市建设 | D.减少降水 |
目前,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正确的是
A.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做好防范工作 |
B.发射气象卫星,消除气象灾害 |
C.大范围开展人工降雨,消除旱情,治理沙漠 |
D.将人口撤离气象灾害多发区 |
读图回答22—23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天气系统属反气旋 |
B.该天气系统在西北大西洋出现的频率最高 |
C.该天气系统的最大风雨区位于系统的最外围 |
D.该天气系统多出现在夏秋季节 |
该天气系统的最主要监测手段是
A.气象台的人工监测 |
B.利用气象雷达 |
C.利用探测气球 |
D.利用气象卫星 |
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全流域大水灾,为准确了解灾害,大量使用了地理信息技术。据此完成21题。
要准确勘探水灾淹没的情况,快捷而准确监测长江水位宜采用
A.人工拍摄 | B.遥感技术 |
C.全球定位系统 | D.多媒体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