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性染色体成对存在于 ( )
| A.精子 | B.卵细胞 | C.口腔上皮细胞 | D.次级精母细胞 |
下图为某一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 B.3号和4号均为杂合子 |
| C.7、8、10产生含正常基因配子的概率均为2/3 |
| D.4号和7号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
19世纪中期,孟德尔采用纯种豌豆做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规律。下列有关该研究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在杂交实验中观察到F1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
| B.孟德尔依据实验现象提出生物体细胞中含有成对遗传因子 |
| C.孟德尔依据假说预测F1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 |
| D.孟德尔的测交结果验证了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 |
已知小麦的显性性状是高秆(D)、抗病(T),下列哪一组亲本杂交的后代表现型为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3:1:3:1的组合是
A.DdTt和ddTt B.DdTT和ddtt
C.DdTt和DDTt D.Ddtt和Ddtt
下列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叙述,正确是
| A.两纯合子杂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
| B.两杂合子杂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
| 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
| 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
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
|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
|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
| 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