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连续发表一篇长文《新民说》,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其中的“新民”是指
A.中国传统时代的忠君爱国的“臣民”、“良民” |
B.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新国民 |
C.三民主义之下的新鲜活泼的民族 |
D.社会主义社会之下的“四有新人” |
2007年中共中央及有关部门在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工作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所说的“伟大创举”是指
A.中国历史上首次实行由当地民族进行自我管理 |
B.中国各少数民族中蒙古族最先赢得了民族独立 |
C.内蒙古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前就率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D.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标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
图反映新中国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其中第二次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②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的发表③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导演想创作一部电视政论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①历史新纪元——开国大典②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胞书》发表③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④不结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②③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1949年《共同纲领》在内容上的根本不同在于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 B.《宪法》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 D.规定的权力机关不同 |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 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 |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