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曾经受过启蒙思想的洗礼,但在20世纪又发生了在一些学者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事:人们居然又会贬低自己的身份,去迫害有不同信仰的人,去严刑逼供或甚至否认人权”。材料中的“人们”主要是指( )
A.德国人 | B.法国人 | C.犹太人 | D.波兰人 |
国民党一大召开后,孙中山解释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在1925年他又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这种说法在当时的积极作用是
A.推动了“二次革命”的开展 |
B.有利于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
C.推动了两次护法运动的开展 |
D.孙中山以共产主义者的形象巩固国共合作 |
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
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
C.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
D.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 |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此观点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
A.中国的“文艺复兴” |
B.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
C.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
D.中国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起点 |
“二十八日,杭州学生联合会召开紧急会议,决议于二十九日一律罢课,宣誓救亡,发出罢课宣言,指责北京政府‘邪正不辨,功罪颠倒’……学生联合会再发宣言,将官厅镇压学生罢课爱国运动通告全国,重申五月二十九日十七校学生三千人与全国同学诸君一致行动,实行罢课。”根据材料内容判断,学生罢课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尊孔复古 | B.北洋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
C.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 D.北京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 |
“八荣八耻”第三条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与下列哪一运动思想主张的内涵相一致
A.维新运动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整风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