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2005年人口年龄结构和预计205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分析后回答13-14题。

2005-2050年,我国的人口状况将会: (   )

A.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为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B.少年人口比重增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加快
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事业
D.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

导致这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因素是: (   )
①自然环境   ②生产力水平   ③社会观念  ④宗教信仰   ⑤国家政策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哈石油管道正式开始输油,是中国谋求石油进口来源多样化的又一大进展,有利于中国的能源安全。”关于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我国石油资源锐减、甚至绝产,需要大量进口
B.突破海上进口石油的限制,石油进口呈多元化
C.石油主要来自中东波斯湾,海上运输存在风险
D.陆上管道输油不经过第三国,不受季节限制,安全稳定

沪昆高铁为快速客运通道,其中沪杭段已于2010年通车,全线预计于2015年建成通车。下图为“沪昆高铁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沪昆高铁干线穿越的省级行政区是

A.渝、鄂 B.皖、晋 C.赣、渝 D.浙、湘

关于沪昆高铁建设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B.缓解华中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C.构建贯穿东西的大能力货运通道
D.减少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D.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均温、7月均温和年降水量分布状况,甲、乙两地水平直线距离约为220千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②③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①—1月均温;②—7月均温;③—年降水量
B.①—年降水量;②—7月均温;③—1月均温
C.①—1月均温;②—年降水量;③—7月均温
D.①—7月均温;②—1月均温;③—年降水量

甲、乙两地气候的最大差别表现为

A.气候类型 B.气温年较差 C.年降水量 D.盛行风向

图中所示山地可能为

A.昆仑山脉 B.天山山脉 C.横断山脉 D.大兴安岭

读“两组同纬度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①图和②图所示地区降水差异大的原因是

A.②图地区受台风影响
B.①图地区深居内陆、②图地区受到湿润气流影响
C.①图地区处在背风坡、②图地区处在迎风坡
D.①图地区接受太阳辐射量大

③图所示地区

A.降水沿河谷方向递减,说明湿润气流从上游吹来
B.该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方式为主
C.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小
D.该区局部地点比同纬度地区降水量少

④图所示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外向型特色农业 b.东亚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 d.乳畜业

A.ad B.bc C.cd D.ab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