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图中过程①代表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①-⑤的过程中,消耗ATP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标号)。
(3)过程④产生CO2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盆正在阳光下的绿色植物迅速移入暗室,x物质含量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
右图是光合作用的图解,据图回答。
(1)A是光能,它在过程②这个阶段中转变成化学能后,能量首先储存到[ ]中,最终储存在[ ]中。
(2) 过程④称为过程①称为。
(3)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以新鲜绿叶为原料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可利
用来溶解色素,使用方法将其分离出来。
(4)夏季晴朗的白天,植物上午光合作用的强度不断增加而下午光合作用逐渐减弱的主要原因是的变化。正午时分,一些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其原因可能是。
回答淀粉酶有关实验的问题。
(1)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将盛有2mL唾液淀粉酶溶液的试管和盛有2mL可溶性淀粉溶液的试管编为一组,共四组。在0℃、20℃室温、37℃、100℃水浴中各放入一组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然后,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继续放回原来的温度下保温。
本实验观察记录不同温度下酶催化反应的时间长短,所以把淀粉和淀粉酶混合的时间作为本实验的起始时间记录下来。再每隔1分钟,取一滴混合液滴在盛有碘液的点滴板上进行观察,此操作的目的是测试。记录每种混合液蓝色消失的时间,通过比较混合液中蓝色消失所需时间的长短来推知酶的活性。
预测实验结果:0℃,室温,37℃,100℃。
(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随温度的升高会使酶和底物接触的机会增多,反应速率变快。其二,因为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本身随温度升高而发生的改变,温度升到一定程度,酶将完全失活。这两种作用叠加在一起,使酶促反应在某一温度下最快,这一温度就是该酶的。
(3)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水解的原因是酶具有________。
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进行的呼吸类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如果只进行有氧呼吸,则吸收的氧气量和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如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则不吸收氧气,能放出二氧化碳;如果既有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则吸收的氧气量小于放出的二氧化碳量。
(3)实验材料和用具:萌发的豌豆种子、带橡皮塞的玻璃钟罩两只、100mL烧杯4个、两根弯曲的其中带有红色液珠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清水、凡士林
(4)实验方法: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上图配置好实验装置
(5)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的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
②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
③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进行。
为了探究“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和吸水?”某同学针对这一问题作出的假设是: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为了检验这一假设,该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
实施实验:
(1)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3)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
(4)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右图为该同学观察到的一个正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示意图,图中___________(填序号)合起来称为原生质层。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除存在中央液泡外,其结构上的原因还有原生质层比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伸缩性大。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
(6)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原生质层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在此过程中,中央液泡的大小和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因疫苗是将编码病原体蛋白的基因插到质粒上,然后将之导入人或动物体内,让其在宿主细胞求表达,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其主要机制如下图: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接种基因疫苗后,目的基因经过转录和翻译指导合成的病原体蛋白将作为刺激人体,产生初次免疫。
(2) 在初次免疫中,接受①的刺激后细胞②将作出的反应是;
细胞⑦的作用是。
(3) 细胞③的功能或特性包括。
A.DNA周期性复制; |
B.核孔数量较多; |
C.内质网、高尔基体发达; |
D.细胞表面有较多突起: |
E.分泌淋巴因子
(4) 与初次免疫比较,当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免疫的特点是,
这与(填图中的编号)有关。
(5) 有人在成功接种了H1Nl疫苗后不久,又患了流感,请给出二种合理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