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7日,全球6000多个城市分别在当地时间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以此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读图1回答1-2题。
1.图中四城市参加了本次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先熄灯的是里约热内卢 B.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是哥本哈根
C.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哥本哈根、北京、新加坡、里约热内卢
D.该日昼长由长到短依次是新加坡、哥本哈根、里约热内卢、北京
2.下列与“地球一小时"活动主题一致的是
A.里约热内卢所在国东部人口向西部迁移
B.2009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
C.2009年我国国务院批复成立海峡西岸经济区
D.2009年新加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如图是30°N纬线上部分地区的降水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示地区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高低 B.大气环流
C.距海远近 D.洋流性质
8.图示纬线段穿过的板块数目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下图为“夏秋之交杭州三天气压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7~9日的天气系统
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准静止锋
4.8日前后的天气现象最有可能是
|
A.伏旱 B.阴雨连绵 C.狂风暴雨 D.风高物燥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下图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
B.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
C.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
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
图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①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地理原理是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
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 |
D.大气的保温效应加强 |
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的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A.引起海平面下降 |
B.腐蚀建筑物 |
C.导致世界各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 |
D.皮肤癌患者增多 |
读全球人均粮食、土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图。完成以下10—11题。(双选)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单位面积产量持续增加 |
B.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 |
C.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持续加剧 |
D.世界人口持续增长 |
图中可以看出,十年多来,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主要依靠
A.增加化肥使用量 | B.增加耕地面积 |
C.增加科技投入 | D.兴修水利 |
我们外出春游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采摘几朵美丽的鲜花放在家中观赏 |
B.把用过的易拉罐、矿泉水瓶等带回家中并送到废品收购站 |
C.见到有人在景区刻画名字留念,主动前去制止 |
D.遇有草地多走几步路绕过去继续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