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
A.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
B.倾向自由、平等、民主,反对君主政体 |
C.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推翻了古代以来诸多定律及学说 |
D.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不轻易接受各种教条 |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进步,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是如何践行这种观点的? ()
A.整理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 B.修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的雕塑 |
C.到希腊和罗马修学、旅游 | D.弘扬古典人文精神,尊重人性 |
意大利人布鲁尼(1369~1444)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这反映了在当时的意大利
A.理性主义占据主导 | B.人文主义流行 |
C.宗教改革正在进行 | D.无神论已经兴起 |
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被称为人文主义作品, 主要原因是( )
A.作者是意大利杰出文学家 |
B.它成书于十四世纪的欧洲 |
C.歌颂爱情和女性的智慧,抨击了教会的禁欲主义 |
D.故事中的人物几乎包括了当时社会各行各业的人 |
普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 B.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
C.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
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新”的含义是()
A.开始实事求是说明事物的内在原因和本质 |
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人类社会上去 |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
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