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编】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以下对题干的理解和认识,解读明显有误的是(   )

A.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作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B.事实上指出了提高农业生产产量的相关方法
C.可以看出此时期农业耕作技术的划时代革新
D.在某种程度上可看出当时农业生产水平较低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中曾列举以下内容:(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数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毛泽东选集》)这段材料论证了

A.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B.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
C.持久抗战的有利因素 D.解放战争胜利的经验

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一书中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产生的路线是偏执的。”下列中共“一大”的内容中不“偏执”的是

A.革命对象是资产阶级
B.革命力量是工人、农民和士兵
C.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D.彻底断绝与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及与其类似的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

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

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 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
C.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 D.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美国宪法》堪称是历史发展的里程碑,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

A.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B.反映出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C.体现了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的演进
D.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1912年2月11日,《神州日报》发表了《但闻人语声》的漫画(如图),描绘了有人听见从遥远的紫禁城传出了“逊位”的声音。对此画解读正确的是

A.民众要求建立中华民国的愿望
B.民众对袁世凯贪恋皇权的厌恶
C.报刊舆论对政局发展起决定作用
D.革命党人对结束封建帝制的期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