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倍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都选自《梭伦的诗歌》
材料二 (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路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势力…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请你根据相关知识和材料三的漫画观点,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对不同国家不同改革的综合认识。
政治家的演说或言论往往能反映他们的政治或经济主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府的唯一职能是创造便于私营企业有利发展的条件。”“实际上并没有人在挨饿。比如,那些失业游民现在比他们一向吃得还好。纽约有一位流浪者在一天之内吃了10餐。问题出在心理上,并不是美国经济有什么毛病;只要喜剧演员多向人们说笑话,就可以解决问题。”
──胡佛在大萧条期间的言论
材料二“……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只有愚蠢的乐天派才能否认眼前的暗淡现实。”
——1933年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三我们最后的一项事业,也是最重要最困难而又远远没有完成的事业,就是经济建设,……开始这样一个全世界从未有过的事业,难道能没有失败没有错误吗?但是,我们已经开始了这一事业。我们正在进行这一事业。我们现在正在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1921年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上的演讲
材料四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就是一切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党;社会主义越发展阶级斗争越尖锐。
(1)材料一中胡佛是怎样看待政府的职责和作用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有何影响?
(2)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解决这些问题实施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表明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列宁所说的“正在纠正我们的错误”指的是当时苏俄实施的什么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施该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四,归纳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的特点。(6分)
近代以来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摘要
提问人 |
籍贯 |
提问内容 |
回答要点 |
某君 |
广州 |
请问照相新法 |
详细介绍 |
某君 |
烟台 |
西人饮苦酒(啤酒),言能补身,不知用何料何法制成,能否多饮 |
发表专文详细介绍 |
友人 |
金华(浙江) |
西国如何防治烧伤、烫伤 |
介绍具体方法 |
友人 |
上海 |
美国今有人以电线传声,数十里之远都闻知何人言语,此事甚奇而不可解,何理?中国人能造否 |
传声电器,新发明,不久之新法,介绍原理 |
材料二
材料三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日洋楼,彩轿日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历史现象。(不得照抄原文)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历史现象的经济、思想、文化原因。
(3)你如何看待晚清到民国初年社会生活中的这些变化?
地方政权组织的建立,是国家政权重要的组成部分。
观察下列历史地图,分析地方行政制度变化趋势,对于国家统一发展的重要意义。
请回答:
(1)图①和图②分别反映了哪种地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在当时导致了哪些危害?
(2)概述秦朝、北宋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3)简述行省制度的意义。(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四子争位
周王的妾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哥、二哥),后来妻又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三哥、四哥)。周王临终时,围绕谁继承王位,四子发生了争执……
材料二 2011年5月4日,文汇报《中国震撼》一文中认为:“西周时期的‘列土封建’是采取宗族殖民的方式,由王室子弟垄断政治权力的家天下,周王与诸侯之间存在‘授权’与‘尽忠’的关系”。
(1)你认为谁能继承王位?理由是什么?(4分)
(2)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最高权力的传承制度?由谁开启?如何评价?(6分)
(3)“列土封建”指何种制度?(2分)
(4)“授权”与“尽忠”在上述制度中有何体现?有何积极意义?(10分)
“授权”:
“尽忠”:
意义:
明清时期,农耕文明高度发展,鸦片战争以后,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衰退、解体,中国近代经济出现了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对于殖民主义的作用,马克思说过:“……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中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农村生产方式有何特点?(2分)
(2)鸦片战争后它的命运出现了怎样的改变?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经济状况,说明马克思的上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