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每空2分)请试着回答下列一组有关肝脏的问题:
⑴上图是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有关图解,而肝脏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过程有 (至少三个,请用编号回答),与肝动脉相比,肝静脉中血氨含量要 (填“高”、“低”或“一样”)。
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患者日趋增多,请写出可能致病的二个原因
; 。
⑶乙肝病毒位于肝脏“天敌”黑名单之首。它们常将罹患者拖入肝炎——肝硬化及最后的死亡之路。为防范乙肝病毒侵袭,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乙肝疫苗。目前科学家研制及批量生产乙肝疫苗所采用的工程手段除基因工程外还离不开 工程。
⑷目前肝脏移植手术不但昂贵,而且可供移植的器官严重不足。为此,不少医学家提出了自体肝脏移植的方法,请你简述自体肝脏移植的大体过程 。
有人用酵母菌在含有葡萄糖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测定单位时间内的吸氧量(气体体积)和二氧化碳的发生量(气体体积)。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其吸氧量和二氧化碳的发生量是__________。
(2)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细胞结构的主要差别是___________。
(3)用酵母菌酿酒的开始阶段即充分供氧的情况下,酵母菌大量繁殖的方式是_______。
(4)密封发酵阶段,酵母菌的新陈代谢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
(5)此时酵母菌若分解360克葡萄糖,则可生成__________摩尔的乙醇。
(6)当这一密闭的培养液中的乙醇达到一定量后,CO2不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腐乳是我国民间传统发酵食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请回答有关问题:
(1)腐乳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生物是___________,它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
(2)有腐乳制作中,加盐的目的是(写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卤汤中酒的含量为何要控制在12%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眼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二者独立遗传)共同决定的。在一个个体中,两对基因处于不同状态时,人的眼色如下表。
个体内基因组成 |
性状表现(眼色) |
四显基因(AABB) |
黑色 |
三显一隐(AABb、AaBB) |
褐色 |
二显二隐(AaBb、AAbb、aaBB) |
黄色 |
一显三隐(Aabb、aaBb) |
深蓝色 |
四隐基因(aabb) |
浅蓝色 |
若有一对黄眼夫妇,其基因型均为AaBb。从理论上计算:
(1)他们所生的子女中,基因型有______种,表现型共有______种。
(2)他们所生的子女中,与亲代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3)他们所生的子女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4)若子女中深蓝色女性与另一家庭的浅蓝色眼男性婚配后生下一女儿,该女儿为浅蓝色眼的概率为__________。
某育种学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控制小麦穗大与穗小的基因分别用D、d表示,控制不抗病与抗病的基因分别用T、t表示),自花受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些种子发育的小麦中有30株为大穗抗病,有X(X≠0)株为小穗抗病,其余都不抗病。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30株大穗抗病小麦的基因型为________,其中从理论上推测能稳定遗传的约为________株。
(2)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自交,在其F1中选择大穗抗病的再进行自交,F2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2中所有大穗抗病的比例约为________。
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等共同形成一个(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间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