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将万用表的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档”,再将电表的两支表笔与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两端相连,这时表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正中间.若往Rt上擦一些酒精,表针将向 (填“左”或“右”)移动;若用吹风机将热风吹向电阻,表针将向 (填“左”或“右”)移动。
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面标明A,第六个点下面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面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面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面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14.56" cm,CD="11.15" cm,DE="13.73" 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AB间的距离应为________ cm.(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①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mm.
②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③下列不必要的一项实验要求是.(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
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
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
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
(1)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①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用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
如图所示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1)将图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
(2)在闭合开关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了一下,那么合上开关后( )
A.将原线圈迅速插入副线圈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一下 |
B.将原线圈插入副线圈后,电流计指针一直偏在零点左侧 |
C.将原线圈插入副线圈后,将滑动变阻器触头迅速向左拉时,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一下 |
D.将原线圈插入副线圈后,将滑动变阻器触头迅速向左拉时,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