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X、Y、Z曲线分别表示一天24小时的温度、某植物的光合速率(CO2mg/h)、表观(净)光合速率(CO2mg/h)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中午12点时,Z曲线下降,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中午12点时,Y曲线也下降,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若比较d、e两个点对应的时刻,则_____时刻叶肉细胞之间的CO2浓度相对较高,_____时刻叶肉细胞叶绿体中RuBP的含量相对较大。
(3)中午12点,植物的呼吸速率约为_____CO2mg/h。
(4)Z曲线的a点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_____。根据Z曲线的变化推测该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是曲线中的_____段。
(6)0—6点中,植物呼吸释放的CO2总量是_____,消耗葡萄糖总量是_____。
(7)你认为植物能否正常生长?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下村修、美国沙尔菲和美籍华人钱永健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下图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通过过程①、②形成重组质粒,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取目的基因、切割质粒。限制性核酸内切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I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③将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时,采用最多也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切取的GFP基因与抑制小猪抗原表达的基因一起构建到载体上,GFP基因可以作为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科学家们通过蛋白质工程制造出了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出蓝色荧光蛋白过程的正确顺序是(用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推测蓝色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的核苷酸
②蓝色荧光蛋白的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序列
③蓝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修饰(合成)
④表达出蓝色荧光蛋白
(5)若要在体外扩增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采用PCR技术。标准的PCR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变性”,这一步骤如果发生在细胞内,是在的作用下完成的;第二步是退火;第三步是“延伸”,需要用到酶。
(6)以上培育过程中应用到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答出三项)
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请回答:
(1) 此生态系统中共有条食物链。
(2) 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五营养级的动物是。
(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
A.水鸟 | B.水绵 | C.水藻 | D.腐生细菌、真菌 |
(4) 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淡水虾数目。
下图为人体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2)A、B的名称分别是、。
(3)当细菌外毒素再次进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 ]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4)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当它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 ]过程发挥免疫作用。
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1) 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代表传出神经 B.③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
C.M代表效应器 D.S代表感受器
(2) 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
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 B.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
C.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 D.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
(3) 在③中与兴奋传导有关的化学物质叫_________。
(4) 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阈值以上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_____;刺激Ⅲ处,肌肉___ ___。
下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分析:
(1)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具体的内环境是(填标号)。
(2)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值无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标号内存在着物质。
(3)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由图中的标号中的液体形成。
(4)②内过多的水分正常情况下是通过形成尿液并排除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