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植物花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决定,花中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如图,已知该植物自然情况下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皆可,请据图回答问题。
(1)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自交,假如子代足够多,那么理论上子代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 ,子代中纯合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种。
(2)某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白花:紫花:红花=2:1:1,则该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和
(3)育种工作者将第(2)小题中的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产生的种子进行诱变处理,种植后发现一植株上有开蓝色花的枝条,其他花为紫色花。他们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一:诱变产生一个新的显性基因(E),能够把白色前体物质转化为蓝色素,在变异植株中紫色素仍能产生,只是被蓝色掩盖。(基因E与上述三对基因相对独立)
假设二:上图中基因B发生了突变,转变为决定蓝色素合成的基因。
现欲确定哪个假设正确,请完善下面的设计方案:
实验步骤:将上述蓝色花进行套袋处理,让其自交。将自交所结种子种植后,分析其性状表现。
结果分析:若 ,则假设一正确;
若 ,则假设二正确。
西葫芦的果皮颜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B和b、T与t)控制,其中白、绿、黄色三种色素在果皮细胞内的转化途径如图所示。
请回答:
(1)①过程称为。根据上图可知,黄果皮西葫芦的基因型可能是。
(2)基因型为BBtt的西葫芦与纯合的黄果皮西葫芦杂交得F1,F1自交得F2 。从理论上讲,F2的性状分离比为。让F2的全部白果皮西葫芦与绿果皮西葫芦杂交得F3,则F3中白果皮西葫芦占。
(3)某同学发现在某个黄果皮西葫芦果皮上长有一块白斑,如果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则发生突变的是哪个基因?,并可采用技术确定该基因是否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4)为培育高产量和抗病性的品种,科学家在“神州六号”飞船上作了搭载幼苗实验,用幼苗作为实验材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发现返回地面的某幼苗长成的植株有高产抗病的特性,可用_______________技术对其大规模繁殖。
图甲为三种植物(Ⅰ、Ⅱ、Ⅲ)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甲中b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光照强度为a点时,既没有CO2的吸收也没有CO2释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在这种情况下,植物_________(能、不能)积累有机物。为加快植物生长,可使用人工光照,比较适合的光源是_________(白光、绿光)。
(2)图甲中的三种植物最适合于生活在阴凉环境下的是________ 。
(3)连接图乙中“1”和“2”两个过程的关键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研究CO2中C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通常采用________方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片,若突然停止供给CO2,请在下图中绘出叶绿体中NADPH([H])含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曲线。
(10分,每空1分)下图1表示美国J.Craig Venter研究所创造“人造生命”的过程,图2是山羊细胞(假设2N=4)的部分生命过程。请据图回答:
(1)山羊细胞与山羊支原体细胞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用吡罗红甲基绿对山羊细胞进行染色,呈现红色的部位是。
(2)图1中子代细胞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3)“人造生命”细胞具有的细胞器是,图2中若G细胞合成并分泌蛋白质需要哪些具膜细胞器协助
(4)图2中C细胞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为,含有个染色体组,B细胞的子细胞是。
(5)F、G细胞在形态和细胞内的种类和数量上出现了稳定性差异,其根本原因是。
如下图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切成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生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则无法生存。如果在去核后三天,再植回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则生活正常。 根据上述结果回答:
(1)正常细胞中核与质的关系是。
(2)去核后的变形虫仍能生活一段时间,其原因是。
(3)单独的细胞核不能生存的原因是。
AIDS是由______________引起,主要损害人体_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很容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