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作物的生产,主要取决于灌溉条件的是
A.中国东北的大豆 | B.埃及的棉花 | C.古巴的甘蔗 | D.马来西亚的橡胶树 |
图中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A.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
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 |
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A.①和② | B.①和③ |
C.②和④ | D.③和④ |
下图为2007年丹麦所有风力发电机组一年中风力发电量的变化图.发电量发生季节变化的原因可能与哪一因素有关()
A.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 B.北大西洋暖流的减弱 |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D.风向的季节变化 |
读2008年10月份我国部分省区的气象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
![]() 地区 |
气温(℃) |
气温距平(℃) |
降水量(毫米) |
降水量距平百分率(%) |
江苏 |
18.8 |
1.8 |
44.4 |
-25 |
浙江 |
21.2 |
2 |
66.5 |
-15.8 |
福建 |
22.5 |
1.8 |
113.5 |
88.5 |
山东 |
15.9 |
1.4 |
26.2 |
-34.6 |
湖北 |
18 |
1 |
110.3 |
27.2 |
湖南 |
19.5 |
1.5 |
71.4 |
-23.7 |
有关部分省区该月气象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福建遇到冷锋天气 | B.山东洪涝灾害严重 |
C.江苏不会出现旱情 | D.浙江没有台风登陆 |
该表数据反映出我国的季风气候()
A.大陆性强 | B.海洋性显著 |
C.稳定性较差 | D.区域差异不明显 |
下图为2007年3月16日某时美国天气图,图中等值线为等压线(单位:百帕),H、L分别表示高、低气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此时图示地区天气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央大平原受低压槽控制,易形成阴雨天气
②东部地区受锋面气旋影响,可能形成阴雨天气
③西北部沿海受锋面活动影响,可能出现降雨
④南部墨西哥湾沿海受飓风影响,可能出现暴雨天气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 B.甲地风力小于乙地 |
C.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 D.甲地吹偏南风,乙地吹偏北风 |
下图为中国部分区域多年平均径流深【径流深R,指计算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水文测站以上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它的常用单位为毫米(mm).若时段为△t(s),平均流量为Q(m3/s),流域面积为A(km2),则径流深R(mm)由下式计算:R=Q△t/(1000A)。平均径流深则为径流深的多年平均值】1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沿台湾—江西—四川—青海等省一线水文观测站(图中小圆点)以上流域面积的数据.回答下列各题。等流域面积的下列地区,多年平均径流深最大的是()
A.四川盆地 | B.台湾山脉中央地区 |
C.东南丘陵 | D.准格尔盆地 |
多年平均径流深度大于200毫米的地区位于我国()
A.干旱地区 | B.半干旱地区 |
C.季风区 | D.半季风区 |
图中径流深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土质疏松程度 | B.植被的疏密程度 |
C.下垫面性质 | D.东南季风的影响 |
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A.是梯级分界线,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
B.位于四川盆地中央,径流量大 |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
D.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 |